網路行銷掩飾違法販售 為健康向電子煙說不/談新聞
來源:
2021-09-03 08:04:15
瀏覽次數:3722
來源:
2021-09-03 08:04:15
瀏覽次數:3722
談新聞–鄭中薇
您是否曾在社群平台或拍賣網站看過宣稱可以減少健康危害或幫助戒菸,且有多種口味的電子煙、電子果汁,這都是電子煙商以華麗的包裝、煙霧少、減害、清香的口味等行銷手法,誘使你購買與使用。根據國民健康署委託世新大學監測網路中電子煙訊息露出結果顯示,截至110年6月7日止,與電子煙有關之臉書社團、粉絲專頁、地標計有342個,較110年3月6日293個,增加16.7%;而拍賣網站業者則透過一些看似無關字眼和話術行銷電子煙,顯見業者持續透過網路傳播電子煙,欲吸引青少年購買使用。國民健康署已將彙整之監測結果,送各地方政府衛生局進行後續查處,同時呼籲業者勿以身試法販賣電子煙,為了健康,民眾更要向電子煙說不。
電子煙賣家善用網路社群行銷,吸引年輕族群,世新大學鍾起惠教授團隊於110年上半年以電子煙、電子果汁等關鍵字於臉書搜尋,短短3個月的時間,相關訊息增加16.7%。拍賣網站方面以「煙彈」於購物平台搜尋,仍發現超過4萬3千筆電子煙產品;以「大煙」、「小煙」及電子煙商品名作為關鍵字搜尋,也可發現與電子煙煙油相關訊息,購物平台上的賣家為規避政府稽查,透過與電子煙看似無關的關鍵字曝光商品,實則為販售電子煙的主機、煙油及煙彈。
以圖、照片展示為主的IG亦是電子煙常見的展示平台,監測發現以電子煙為關鍵字之IG已有超過21萬3000則貼圖,相較109年增加約1萬5000則。而有別以往直接展示不同口味的煙油外包裝,有越來越多賣家運用象徵圖像,例如以各式水果的圖樣來表達不同口味的煙彈。
目前查獲電子煙若含毒品成分,涉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若含尼古丁或宣稱療效則依藥事法辦理;若似菸品形狀,依菸害防制法第14條規定處辦,但是對稽查到賣家販賣非菸品形狀之電子煙,或不含尼古丁之電子煙等情況,因目前國內管制電子煙之法源不足,政府有查處困難情形,正推動中之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即以禁止電子煙之類菸品之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廣告及使用,全面管制電子煙。
依據國民健康署於110年6月25日至7月1日執行110年民眾對菸害防制宣導暨電子煙議題之認知態度調查,以電話訪問15歲以上民眾,有效樣本數1083人,有超過9成民眾聽過電子煙,其中接觸電子煙訊息管道以電視新聞報導的比例最高,其次為親友或同事、同學以及網路;有86.6%同意電子煙會危害身體健康,有13.4%表示不同意或不確定,有77.5%不同意電子煙可幫助吸菸者戒菸;有68.9%贊成政府禁止電子煙。
電子煙廠商常以減害、可幫助戒菸等資訊來誤導民眾,進而使民眾接觸電子煙等相關產品。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任何形式的菸品或電子煙都是有害的,電子煙多含有尼古丁及有害致癌物,對使用者和暴露於二手煙者都有害,也沒有證據證明電子煙是安全且可以幫助戒菸;各單位送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之電子煙油,超過8成含有尼古丁,讓想要戒菸而使用電子煙的人反而更依賴尼古丁!研究也顯示嘗試以電子煙協助戒菸者中,約95%仍持續使用紙菸或電子煙,且更有50%-60%會成為紙菸與電子煙併用者。
國內已有醫療機構陸續通報疑似電子煙相關肺傷害的案例,民眾千萬別再相信電子煙能降低健康危害或戒菸的說法,國民健康署呼籲戒菸請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