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迴藝術季 打造臺東大美術館/談新聞
來源:
2021-08-16 05:10:45
瀏覽次數:5477
來源:
2021-08-16 05:10:45
瀏覽次數:5477
談新聞–莊聖雯/臺東
「臺東宛如一座大型美術館」臺東縣政府時隔三年,重啟南迴計劃,推出「南迴藝術季」,縣長饒慶鈴表示,今年以排灣族語「Sicevudan從這出發」為主題,在南迴四鄉各部落、風景區療癒登場,邀請國內外14組藝術家(團體)運用各式媒材,針對臺東在地自然人文限地創作,透過藝術呈現跨越族群和框限的多重意涵,引領民眾探訪南迴壯闊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樣貌。
饒慶鈴指出,上一屆2018年「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至今睽違3年,南迴原鄉的自然風光與聚落文化已有一定能見度,因此疫情緩解後,縣府重啟規劃南迴藝術季,邀請國內14組藝術家/團體進駐創作,希望與世界、臺東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人文風情與原住民文化相互扣合,如同展名以排灣族語「Sicevudan」為旨,有從源頭開始經歷、流動意涵,呼應「從這出發」,讓臺東持續以藝術文化活化南迴地區,培養慢經濟與公共美學實力。
臺東藝術之美無所不在,感謝東管處主辦「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水保局臺東分局在縱谷推動「漂鳥197」、市區有美術館,加上南迴藝術季,希望將臺東打造為一大美術館,「南迴藝術季—Sicevudan 從這出發」帶著民眾走入緊鄰海天一色的各部落探訪美的蹤跡;不斷整合臺東各地自然資源、族群文化、生活美學等,為旅人帶路,走入臺東各鄉鎮、部落、農村,慢慢體驗生活。
文化處表示,透過藝術家視角,感性詮釋對於這方土地、社群生活、原住民傳統文化與南方情感,展現對這片土地的愛與疼惜,好比作品《在斜坡上瞭望》,藝術雙人組陳淑燕與杜瓦克.都耀密集走訪部落,收集在地故事,把舊金崙部落的傳統文化和守護部落的精神轉化成為創作的元素,邀請村民共創參與創作。以色列藝術家伊丹.扎勒斯基《行走的意識》的人像雕塑,與臺灣藝術家林子堯《潮.南》的拖鞋裝置,在千禧曙光紀念園區海灘形成趣味的相互對話。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