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食」力 響應低碳飲食/談新聞

來源:

2021-07-24 06:22:17

瀏覽次數:10071

談新聞–鄭中薇/嘉義

「食物里程」指食物從生產地送到消費者餐桌上所需的運輸距離,里程越高,表示運送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越高。因應疫情影響,民眾在家用餐,除外帶回家,也開始自己動手料理,如何吃出健康,又能降低食物對環境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影響,是須正視的一項課題。嘉義市環保局呼籲一起響應低碳飲食。

嘉義市環保局建議,購當季及在地食材:當季食材可減少農藥與冷藏使用,在地食材能減少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購物看標籤:購物時,選擇低碳且對環境較為友善的商品,最好具有環保標章或碳足跡標籤商品,例如:鮮奶、雞蛋、飲料等具有碳足跡標籤;自家種植蔬菜:除外出採購食材,民眾可在自家室內或陽台種植易收成作物,例如:豆芽菜或葉菜類等蔬菜,讓自己能吃到最新鮮且最安全的食物來源;多食蔬菜少吃肉:飼養牲畜過程中,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其中牛、羊占最多數,建議每餐減少攝取過多的肉類或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節能烹調:烹調時可選擇快炒、悶煮、涼拌、清蒸等方式,為減少燃料消耗,避免長時間燉煮或高溫油炸,選用效率較高的廚具,能使烹調過程更為省力,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自備環保餐具:用餐時,應自備環保餐具,減少一次性垃圾產生。

面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生活問題,包含乾旱、急降雨等,嘉義市環保局表示,透過改變日常飲食習慣,可減少過多的碳排放,讓下一代能繼續擁有一個美麗、乾淨的地球。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