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技能日 磺港漁二代鑽研漁產營銷經營模式/談新聞
來源:
2021-07-16 05:26:53
瀏覽次數:5308
來源:
2021-07-16 05:26:53
瀏覽次數:5308
談新聞–薛維君/新北
新北市28個漁港與許多具各地的特色漁業文化,北海岸金山地區最著名的漁業文化「蹦火仔」,百年歷史的漁業,需要靠著全體船員同心協力,才能有好收穫,早期由4到5人搭乘竹筏或木造船,持火把誘捕魚群,在夜間利用光源進行漁獲作業,演變成如今一艘船上以7到8人為一組,利用磺石加水產生的氣體「乙炔」,經點燃「蹦」聲成為火炬,讓青鱗魚受光吸引,紛紛跳出水面之際,再以叉手網進行撈捕,得名為「蹦火仔」。直到今日,青年「火長」漁民簡士凱仍堅持在漁季出海作業,持續與市府、交通部北觀處合作蹦火季活動,進行蹦火漁法展演,致力保留家鄉漁業文化。
蹦火船的靈魂人物「火長」,一般由經驗老道的資深船員擔任。近年來,因環境影響漁獲量降低,加上漁村人口外移與人口老化,從事漁業勞動力逐年下降,目前「蹦火仔」捕魚技術漁船僅存3艘,被登錄為世界文化資產。如何保留傳統文化技藝,已是簡士凱給自己的重要使命。
現為富吉268號蹦火漁船的「火長」青年漁民簡士凱,繼承家業後,持續堅持漁季時出海作業,109年起在漁季結束後,與金山漁會進行校園巡迴課程,在北海岸地區的小學,透過經驗分享課程與學生們分享蹦火漁業作業方式,加深在地學子對蹦火漁業文化認識,藉由自己青年返鄉經驗,吸引更多青年人力投入這行業。
簡士凱召集志同道合的漁民朋友成立合作社,除販售當地時令漁貨,及研發青鱗魚加工品,串連在地商店與餐廳,營造在地特色漁產品,轉型觀光休閒漁業,配合市府及交通部北觀處蹦火季活動,進行蹦火漁法展演推廣蹦火漁業文化,吸引人潮與增加磺港地區觀光機能,持續培訓新一代船員,讓「磺港漁火」漁業文化有機會傳承下去。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