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弱勢標籤 謝月香讓幸福國小更幸福/談新聞

來源:

2021-06-28 07:41:26

瀏覽次數:3667

談新聞–薛維君/桃園

桃園市龜山區幸福國小曾是一所無圍牆友善社區學校,附近居民經常來此休憩運動,校長謝月香為了幫助學生打造安全舒適的學習場域,選擇將校園四周圍起鐵圍籬,以阻隔複雜的外來份子破壞校園。不料此舉引來附近居民集結抗議,認為校方刻意造成民眾不便,引發對立。

謝月香剛上任,學校與社區關係就處於緊張狀態,「校園如此髒亂,你們願意讓你們的孩子每天身處遭受汙染與受傷的風險中,還要辛苦打掃維持環境衛生嗎?請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改善,還給孩子一個安全安心的讀書環境。」在謝月香直接又懇切的溝通下,戰爭暫時平息了。而接下來,她更要拆除孩子們生命中盤根錯節的鐵圍籬。

幸福國小位處工業區附近,家長多是藍領階層,弱勢家庭的比例高達48%,學生文化刺激較弱,學習意願也低落,但我們不能讓弱勢的孩子繼續弱勢下去。閱讀,是改變孩子命運,幫助弱勢脫貧的最佳途徑。

謝月香鼓勵老師獲得閱讀認證,幫助孩子以自學方式閱讀,經過多年努力,學校整體閱讀能量大幅提升,並獲得閱讀磐石與績優肯定,同時連續兩年獲得桃園學校整體學力鑑定190多所國小的前10%,跨區就讀比例突破20%,每學年招生皆穩定上揚,成效令人驚艷。

謝月香從小學習音樂,熱愛音樂教學的她,因聲帶受損而轉任校務行政工作,她將過去的浪漫長裙收進衣櫃,改換牛仔褲外加雨鞋,時常出現在充滿鋼筋、煙塵、泥濘的工程現場,過著她從未想過的人生;但也因此讓她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弱勢家庭,看到令人沉痛的生命,因而激發她要讓這些孩子「幸福」的鬥志。

媽媽跑掉,孩子時常得忍受父親家暴,手臂被煙蒂燙傷,每天有一餐沒一餐…。這樣的情景讓謝月香不忍卒睹,對弱勢學童的憐惜,每每催促著她下班後深入家訪,有時為了兼顧家庭,還得帶著自己的孩子四處奔波,孩子累到睡在車上,一開車門差點滾了出來。

但家訪越多,越讓她領悟許多事情,不是你想使力,就能使得上力。當無力感爬遍全身的時候,前教育部長吳清基的一句話就不斷敲打著她:「如果你想服務更多的人,就要爬上更高的位置。」因為這句話,她考上校長一職,期望藉著這份職位,能夠善用權力與資源,幫助更多弱勢學童改變未來。

「要有愛、真誠與魄力」這是謝月香的教育理念,她相信要改變學生、老師甚至家長,必須憑藉愛與真誠,領導師生更要有魄力,凡事以身作則,而非空談,以避免校長這個職位的存在形式大於功能的可能。

其實是孩子改變了我,讓我成長。謝月香不以改變者自居,認為孩子才是我人生的導師。她說,小孩子的溝通通常很直接,喜歡就說喜歡,不喜歡就說不喜歡,而成熟的大人們,卻在人際溝通上有著更多心思與揣想,反而易生爭端,「從孩子們身上我學會了人際溝通的道理。」用溫柔的言語說出堅定的意志,這也是她能於社區居民抗爭中突圍,堅持做對的事情,帶領學校前進的原因。

從師40多年,謝月香桃李滿天下,幸福國小也有許多工作夥伴,過去曾是她的學生,而這些親密如家人般的夥伴,面對校長敢於提出建言,幫助她學習成為更好的領導者,109年更獲得師鐸獎肯定。

對謝月香來說,幸福很簡單,就是陪伴。陪伴學生、陪伴老師,一起成長,讓學生喜歡來學校上學,老師喜歡來學校上課。她在幸福小學裡學習幸福、體會幸福,當然,也成就了幸福。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