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3處「療癒系藝文館所」 巷弄免費秘景/談新聞

來源:

2021-03-25 06:12:26

瀏覽次數:3708

談新聞–薛維君/台

臺北市有幾處老屋隱身街頭巷弄中,門內卻有讓人驚喜的美麗庭院,這些充滿故事及人文藝術的藝文館所,是足以療癒人心的好去處。

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靜心苑

南港昆陽街的靜心苑,去年5月開幕,原為1935年建造的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重生後的老屋成為一處療癒的藝文空間。不僅建築物本身具有歷史意義,來到這裡可以拍出一系列美照,還能點上甜品、茶點,若是用餐時間造訪,也能享用養生餐食。

 靜心苑門口特殊的八角柱、六角窗和建築底部的通風口雕花,是日本時期和洋式建築裝飾印記。松山療養所前身為「錫口養生院」,是臺灣最早的結核療養所,靜心苑是當時所長宿舍,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現在作為結合養生、療癒及餐食的藝文療癒空間,未來能結合對面的松山療養所宿舍,規劃成多功能的藝文場域。

古蹟製茶廠─新芳春茶行

新芳春茶行副館長葉世瀚表示,「新芳春行」是民生西路上一幢美麗的古建築,1934年建造,三開間三進三層樓的格局氣勢非凡;門面是茶行店鋪、第二進茶倉庫,第三進則是當年烘焙製茶的工廠,當時的王家就居住在三樓的起居室裡,可見當時茶業興盛之時,大戶人家的生活景象。

除欣賞保留完整的古蹟建築,參觀新芳春茶行時,還能了解早年茶業在臺灣的發展史,在原來的茶葉精製空間,展示古老的篩茶、切茶等機具,及烘茶的焙籠,讓前來的民眾能了解茶葉生產運作的過程,頗有寓教於樂的意義。

全臺唯一琴博物館─臺北琴道舘

臺北琴道舘成立已十年載,悠悠的古琴聲在齊東街巷弄之中飄揚,吸引民眾入內一探究竟。「自古以來人都需要精神療癒,而聲音是入人心最深、最能扣人心弦。」中華古琴學會會長、臺北琴道館館長袁中平2011年接手經營臺北琴道舘,以日式宿舍古蹟為落腳點,是該館的靈魂人物。

位在齊東街53巷的臺北琴道舘,在和洋折衷式的建築裡,注入的是有3千年歷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古琴藝術;在2018年琴道舘旁的「臺北書畫院」成立,希望多方推廣中華文化。

琴道舘免費參觀,吸引許多人來聽琴,在琴道舘裡有古琴體驗課、書法、武學及茶道等文藝課程講座,讓民眾可以有簡單接觸古文化藝術的管道。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