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市無形文資傳習課程啟動/談新聞
來源:
2021-03-14 05:26:41
瀏覽次數:5338
來源:
2021-03-14 05:26:41
瀏覽次數:5338
談新聞–鄭中薇/台南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13日(六)在吳園台南公會堂舉行2021年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習開幕暨授證典禮,邀請20位台南市重量級傳統工藝及保存技術保存者,市長黃偉哲為工作坊開幕,頒發登錄證書給5位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及頒發卓越市民榮銜給20位藝師,彰顯台南市府對文資保存技術傳承努力的重視。
黃偉哲表示,台南稱為文化之都,除是台灣最早的一座城市外,沒有諸位藝師對傳統藝術工藝的傳承奉獻,及市民朋友對文化的關心與注重,就無法成為文化首都,頒授卓越市民給20位藝師,藉此機會讓大家了解每位藝師對文化的貢獻。
文化局指出,豐厚的文化歷史是台南城市發展的重要核心,長期以來文資處持續關注台南各項傳統珍寶,保存技術保存登錄證書給呂新義(泥作)、吳權坤(大木作)、陳天平(大木作)、王武雄(剪黏泥塑)及陳金龍(王船建造與修復)等5位保存者,表彰每一位致力文化資產保存,或修復工作傳統技術的重要藝師。
據文資處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台南市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已登錄17項傳統工藝項目、計21位藝師(保存者),及5項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計6位保存者,可說是冠於全國的藝師寶庫。文資處在保存推廣傳統工藝工作更是不遺餘力,自2013年以來,開設的「向大師學習」系列課程,已辦理15項工種推廣傳習課程、逾30位藝師參與,培育學員逾1,000人次,近7,000人次參加課程。
今年文資處更規劃「竹編盾牌」、「刺繡」、「木雕」及「剪黏」等5種開設傳習扎根工作坊課程,從原本大眾推廣性質,逐步邁向以各該工種的深度學習、課程模組化設計的扎根傳習工作坊,參與課程者以8年來參加過「向大師學習」系列課程的資深學員為主。
另設計綜合型「通識課程」,增強學員雕塑結構、美學、修復倫理等概念,規劃素描、配色與傳統工藝賞析等課程講座,以補足相關知能。課程規劃設計堪稱「向大師學習」系列課程2.0,在以往廣度學習的基礎上,再加重深入傳承的力道。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未來會邀請藝師們一同協助藝術傳承的工作,利用天仁商工場地做為文化資產保存的藝術中心,讓藝師們的技藝能傳習下去,使台南的無形文化資產能永續發展。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