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走訪傳統市場 尋找臺灣菜市場人情味/談新聞

來源:

2021-03-11 05:26:47

瀏覽次數:4767

談新聞–鄭中薇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年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榮獲109「走讀行腳獎」及「影片佳作獎」的「臺灣ㄟ查某囡仔」團隊,在升大學的暑假空檔,決定離開臺北,搭乘鐵路火車,配合公車與雙腳,繞行臺灣一圈,進行一場鐵路環島,走訪臺味菜市場巡禮。

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張玳瑋同學及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林嘉淳同學組成「臺灣ㄟ查某囡仔」團隊,以探究菜市仔這個普羅社會大眾的通俗文化場域為壯遊主題,因為菜市場不僅儲存了世世代代的飲食記憶,更是瞭解飲食文化的最佳場所。

團隊走訪了「空間活化的奇蹟—臺北東三水街與新富町市場」、「滇緬異國飲食—桃園忠貞市場」、「日式六條通建築結構—臺中第二市場」、「全臺唯一檜木構架建築—嘉義東西市場」、「公有市場與臨時攤販集中場的擴張—斗六西市場」等多個具臺灣特色與歷史建築的菜市場,透過學生的視角與味蕾,觀察菜市場的建築規劃、品嚐食材口味變化,體驗最道地的家鄉滋味與最豐富的人情味故事,並藉由走訪早市、黃昏市場、布市場等不同類型的市場,感受到臺灣豐富的人文歷史背景所塑造出的文化沙拉盤、攤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默契,以及在地居民的生命力與熱情。

此外,團隊也採訪市場自治會會長,以更深入瞭解市場運作規則與特殊故事,例如拜訪臺北萬華東三水街市場自治會長蕭銘宏時,得知104年到106年IKEA持續與臺北市政府合作「萬華製造&市場小學」計畫,贊助相關產品打造適合社區兒童學習的市場空間,推動親子市場,讓擁有80年歷史的萬華新富町市場及東三水街市場有了新樣貌。而在臺東市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俗稱中央市場)因攤商阿姨轉介,拜訪了young man─魚丸店老闆兼市場自治會的彭會長,令團隊訝異的是會長是個30幾歲的年輕人。因為他是市場長大的孩子,目睹了市場凋零,希望自己可以為家鄉做些什麼,因此他每年都會自費到日本去觀察當地的市場經營模式,學習如何將傳統市場改造成觀光景點,以「懷舊」吸引更多人。

壯遊12天,團隊走過全臺灣17個縣市,換了10間住宿,造訪13座在地菜市場。團隊隊長張玳瑋表示,說是流浪有些誇張,卻也不是旅行團安穩的套裝行程。我們抱著一種流浪的精神,凡事多看多想,不要被寫好的行程時間束縛。其實延遲一點,世界也不會天崩地裂,反而發現更多實地走訪才有的驚喜。像是到水仙宮市場已過營業時間,卻因此讓我們意外聽見西門市場西服店老闆對文創的反思。團隊將壯遊旅程拍成影片(https://youtu.be/as7KHTDFbJ0),旅程中也感受到,熱鬧喧囂的市場常是鏡頭下獨樹一幟的美麗角落,攤販們溫暖憨厚的笑容也相當地吸引人,希望能藉此鼓勵青年多多走進離生活最近的菜市場。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