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漁港海人祭 從小推動食魚教育/談新聞

來源:

2021-02-01 05:12:20

瀏覽次數:4219

談新聞–莊聖雯/花蓮

為讓花蓮縣民親海、愛海、護海,在友善海洋環境同時,也愛護漁業資源,花蓮縣政府31日(日)在花蓮漁港觀光魚市舉辦「海洋教育活動─海人祭」,廣邀大小朋友共同學習成為一位瞭解海,並愛護海洋的海洋保護者(Ocean protector),花蓮縣長徐榛蔚期盼大家保有海洋生態永續的意識,和海洋和平共存。

徐榛蔚提到,花蓮是一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綿延的海岸線北從秀林鄉和平,南至豐濱鄉靜浦,全長175公里,和沿岸地景風貌互相映襯,作為海洋城市,食魚教育尤其重要,透過食魚教育,讓孩子瞭解花蓮縣一年四季有多少的魚種,教育孩子用最環保、最永續的方式跟海洋和平共存。

徐榛蔚接續提到,縣府去年推出「淨」、「靜」、「勁」、「境」、「靚」,代表花蓮擁有純淨的空氣、讓人靜心的風景、宛如桃花源般美好的意境、成為有機首都的衝勁及花蓮之美的靚。今年推出「慢.精品.花蓮」,希望在疫情蔓延時刻,大家能把心靜下來,除要做好自身防疫工作,更要選用最安全、優質的花蓮農特產品,在餐桌上吃到健康,讓家人、朋友都能吃的安心又健康。

海人祭透過簡單易懂的遊戲方式,讓民眾與學童互動學習愛護海洋意識。經由海洋教育讓民眾對海洋獲得正確的認識。其中「永續漁法體驗區」,讓民眾體驗自己是魚群,認識花蓮常見相對友善的捕撈方式-一支釣、延繩釣、定置漁法等,為守株待兔的被動捕撈方式,將漁具固定放置在魚群會經過的路徑上,等待魚群誤入其中或咬餌。漁具為開放式的,魚群可自由進出,是相對環保及友善的捕撈方式。

農業處說明,為放置漁民朋友成立的環保艦隊進港,帶回來海洋上流失的網具,縣府設立廢棄網暫置專區,並不定期進行清理,暫置區邀請在地的花草集藝術家陳建貴老師親手彩繪可愛的魚群浮球,替花蓮漁港帶來美學新意。陳建貴指導大,利用廢棄漁網暫置區,及定置漁場廢棄常見的浮子作彩繪。浮子裝置在漁網網片上緣,提供漁網上浮的力量,使網片在水中展開成一定的形狀,並保持在所需的作業水層達到捕撈。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