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的第二曲線 2020年教育基金會年會/談新聞

來源:

2020-12-08 05:14:34

瀏覽次數:5380

談新聞–薛維君/台北

教育基金會年會7日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9樓國際會議廳舉行,以「NPO的第二曲線」為年會第18週年主題,透過專題演講及綜合座談,與集結6個學習圈年度成果動態影片、教育基金會靜態成果展示,號召全國教育基金會共同參與,秉持「交流、學習、成長、合作、發展」原則,希望以教育創新帶動民間創意,因應社會多元發展,並連結全球資源,成為夥伴關係。

教育部目前主管的教育基金會有772家,基金總額逾700億元以上,長期致力於關懷偏鄉教育及社會教育等重要議題,讓社會的各個角落都有教育力量的存在,也發揮非營利組織服務社會的功能,是國家及社會珍貴的力量。

年會三大專題面向為新思維、善念行銷及實務分享,以最新全球發展趨勢,讓基金會夥伴在教育公益事務推動議題上能有新的體驗與視野。

1.新思維—NPO的第二曲線 科技與人文關懷的心思維

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添順以教育、藝文及工藝的視角和行動,關懷新竹家鄉和臺灣土地,至今已達十二個年頭。由島內到島外、自臺灣到日本,每年皆循著創意的脈動,踏出藝術見學的足跡。「鴻梅文創志業」透過「BOOK+」閱讀與「分散式美術館」計畫,打造「讓在地人驕傲,旅行者憧憬」的人文美學風景,透過與時俱進的資源挹注與舞台搭建,從人才、系統、環境的挖掘、陪伴及涵育著手深耕,積極參與臺灣全生態藝文環境的打造。

2.新思維—扭轉地方未來 滾動小鎮創生力

由何培鈞先生為傳統小鎮創造新的生命力,認為傳統產業並未沒落,只是需要被我們重新看待,集合年輕人的創意,為竹山小鎮注入新的活力,使傳統藝術與文化以新的面貌延續。當地居民透過竹山光點小聚活動一起來關心故鄉,鼓勵居民提出有助於家鄉發展的計畫。他與大家分享人心必須重生,地方才得以創生。

3.善念行銷—從形象學問到策略責任的善念行銷

(1)麥傑廣告創意總監陳進東擅長將「善念」融入品牌形象中並整合設計與策略,將豐厚的文化底蘊結合美學設計,是少數具有跨產業國際品牌行銷實務又兼具策略規劃全方位設計師。

(2)和仕集團創辦人林志沛認為空間不僅是建築物,更是需要溫度,公司成立以來時常利用空間與弱勢團體一同舉辦公益活動,相信每一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透過善念的循環來幫助需要的團體,並結合企業的力量回饋社會。

4.實務分享—後疫情時代 非營利組織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機會

由臺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陳文良分享非營利組織的數位轉型與創新機會,使數位轉型的能量能與公私部門連接,加以推廣並促進臺灣數位教育的深耕與長期發展。

教育部長潘文忠在開幕致詞時表示,今年全球都受到疫情的重大衝擊,然而在臺灣因為大家齊心合作,使臺灣的民眾仍然可以正常生活或學習。教育基金會夥伴透過6大主題學習圈的規劃,共同舉辦各式系列活動,讓更多民眾在疫情期間,依然可以透過多元方式體驗終身學習的快樂,基金會真的是非常龐大的公益的社會資源。

教育基金會以自發性的服務精神,92年起採系列多元的活動形式辦理年會,十多年來全國教育基金會年會已成為基金會專業成長之重要平臺,也獲得非營利組織高度認同。希望藉著年會活動與各家教育基金會搭建起推廣合作橋樑,讓單打獨鬥的公益火炬,串成點、線、面的公益平臺,提供非營利組織擁有新的力量與工具,推動公益,讓臺灣更加美好良善。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