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轉型挺過寒冬 多元佈局力拼轉盈/談新聞
來源:
2020-12-01 16:12:22
瀏覽次數:5528
來源:
2020-12-01 16:12:22
瀏覽次數:5528
談新聞–吳學靄/高雄
台船配合國家政策拓展海工事業,積極爭取國艦國造訂單,日前舉行盛大隆重的潛艦原型艦開工典禮後,1日(二)辦理法人說明會,除說明公司營運規劃及掌握的潛在業務外,為利於未來承攬大型專案,將展開增資計畫作業。
目前台船資本額為47.3億元,展望未來10~20年,國艦國造部分預估高達數千億的業務及任務。相較於民國79年,承造成功級艦時期,其資本額為169.5億元,目前的資本額略顯太低與不足,不利承攬大型業務。為此,台船向行政院提出調整資本額為100億元構想,以遂行任務進行,獲正式函復經濟部同意辦理,公股部分將由政府相關基金進場挹注,其餘部分則依金管會上市公司增資作業循序進行。
台船106年啟動轉型計畫,同時積極致力各項內部改造措施推展,將長期倚賴營收占比達90%以上的商船業務逐步調降,全力拓展國艦國造與離岸風電業務,展開各式產線調整與建置、人力資源調整及訓練等工作,擘劃造艦、造船、風電三大營運事業體。截至9月止統計,訂單合約金額約新台幣900餘億元,待執行中金額約新台幣600餘億元。
國艦國造在手業務,包括海軍海昌計畫潛艦原型艦、海軍鴻運計畫兩棲船塢運輸原型艦、海軍安海計畫新型救難原型艦、海巡署4,000噸級巡防艦4艘、海巡署1,000噸級巡防艦6艘、海巡署100噸級巡防救難艇12艘、財政部關務署100噸級巡緝艇4艘,合計公務艦艇手持訂單業務逾700億元。持續爭取及掌握的業務有海軍震海計畫4,500噸級飛彈巡防艦原型艦1艘、中科院劍揚與慧龍專案、海巡署大型救難艦2艘、海巡署高緯度漁業巡護艦9艘、海巡署300噸級巡防艇20艘、科技部3,000噸級海洋研究船、國海院4,000噸級海洋研究船等。
此外,與海軍及海巡署共同推動造修合一構想,未來除成為潛艦母廠外,可能成為相關重要艦艇的維修廠。自110年起,國艦國造相關業務約佔台船營收比重達60%~70%。若以台船公司及所有轉投資公司之合併總營收計算,國艦國造相關業務佔比可望達55%~65%。
離岸風電方面,台船這幾年已完成建置離岸風機管架基礎水下基樁一貫化產線、轉接段產線、重載碼頭建置,及自行籌建140米大型駁船乙艘,6月與歐洲海工大廠DEME公司合資成立台船環海公司,完成簽約承建大型全迴旋式浮吊船乙艘。目前承攬沃旭大彰化風場水下基樁、興達海基委製的基礎轉接段及多項海工大型鋼構件運輸業務;轉投資的台船環海公司112年起,承接中能風場及海龍風場海事工程業務,及由台船百分之百持股的台船防蝕科技公司以台船基隆、高雄兩地完備的塗裝廠房為基礎,扮演離岸風電重要的塗裝防蝕技術角色。未來離岸風電相關業務可望佔台船公司年營收比重8%~15%。若以台船公司及所有轉投資公司之合併總營收計算,離岸風電業務佔比可望達15%~20%。
商用船舶方面,台船在手業務尚有新加坡航商委製的潛舉式載重船1艘、陽明海運2,800 TEU節能貨櫃船5艘、台船環海委託承建的大型全迴旋式浮吊船1艘,預計後年可全數交付完畢。預期未來商船業務將逐步降至台船及所有轉投資公司的合併總營收比重20%以下。
歷經近三年的轉型規劃及企業內造下,台船目前多角化經營營運模式已漸趨成型,為強化未來營運動能,此時提出資本額調整的規劃與配合作業,增資計畫預計於12月中旬送件,期望明年3月完成增資作業。計畫發行4億5千萬股,其中10%將在市場公開抽籤,10%~15%由員工認購,其餘75%~80%由原始股東認購,不足數找尋特定人認足,台船公司目前泛公股約佔47%,民股約佔53%。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