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串起排灣文化古今記憶 找回與土地最初連結/談新聞
來源:
2020-10-27 05:26:10
瀏覽次數:3909
來源:
2020-10-27 05:26:10
瀏覽次數:3909
談新聞–吳學靄/屏東
每個人都和自己成長的土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群從小居住在屏東瑪家鄉的原民青年,為了找回族人與土地的連結,組成「Sepayuan∞more青年小組」團隊,發起「記・灣式生活」,透過記錄排灣村的生活文化,以及爬梳舊筏灣部落的歷史記憶,希望引導族人重視自身與土地的連結。
舊筏灣是排灣族與魯凱族的起源地,部落最後一批的居民在民國63年遷村後,仍有不少族人會回來整理祖先留下來的房子。出生自排灣村頭目世家的金念薇,從小就在瑪家鄉山下長大,對於祖地—舊筏灣部落沒有太多認識,只有從媽媽的口述中了解到舊筏灣部落歷史的輪廓。隨著年紀增長,她與同樣是舊筏灣後代的部落青年達魯札倫‧巴查克、郭悅暘、楊芷緹及柯嘉惠等人,想追尋祖先文化的根源地,於是組成團隊,並規劃一連串行動,期盼引動族人關心及重視祖地文化、歷史的保存。
團隊結合屏東縣瑪家鄉排灣社區發展協會、青年會等,在今年推出許多的行動方案,從邀請部落耆老、獵人教導拍刺、十字繡工藝及狩獵技巧、錄製網路族語教室灣式排語,以部落婚喪喜慶、農事、工藝及音樂歌謠等,教導大家認識舊筏灣特殊腔調的族語、規劃生態遊程與課程、培訓解說員、訪談曾生活在舊筏灣部落耆老的生活記憶及部落人像拍攝,希望串起古今排灣文化的記憶,並將行動的成果收錄於灣式生活手札中,結合灣式生活音樂藝術節,讓更多族人了解生活文化的累積。
團隊所做的,就像他們團名一樣,Sepayuan是舊筏灣部落的排灣族語發音,more是要將更多舊筏灣部落的歷史、人文故事透過行動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希望透過實際的行動,能夠傳達並記錄更多舊筏灣的精神與信念。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