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粿傳承歷史 大洲社區產業暨義民爺文化活動成果發表/談新聞
來源:
2020-09-21 13:20:58
瀏覽次數:3799
來源:
2020-09-21 13:20:58
瀏覽次數:3799
談新聞–吳學靄/屏東
有著「鹹粿的故鄉」之稱的屏東市大洲社區,近幾年為將義民爺文化的精神保存與活化,以自產稻米所延伸的社區特色米食如鹹粿、米香、紅龜粿等作為產業媒介,結合一年一度重要祭祀,20日(日)舉辦「大洲社區產業文化活動暨義民爺文化活動」,潘孟安縣長蒞臨與社區民眾們共襄盛舉,一同見證社區活化成果。
潘孟安挑戰手作傳統紅龜粿及煎鹹粿,他表示,大洲社區自104年度核定為農村再生計畫後,透過農再經費挹注,連年辦理與保存文化相關的產業活動,持續將在地的特色產業與文化故事作行銷推廣,而從社區的巡守隊、關懷據點、景觀營造等皆能看出社區的凝聚力與活力,堪稱為縣內眾多社區中的典範。
現今社會青年多數選擇往都市發展,導致社區人口逐漸減少,為能替社區注入新活力及能量,屏縣府積極協助農村、漁村及原民部落等社區,透過結合在地產業及文化的方式,以強化地方特色發展、活化社區。10月將舉辦社區產業博覽會,讓不同社區透過比賽互相交流,以此成為進步的糧食與動力。
活動提供鹹粿DIY,藉由體驗教學炊鹹粿的技術,從製作傳統美食中,串起思古幽情。另外,社區志工媽媽們別出心裁設計的五色龜粿,嘗試在古早味中加入創新巧思,讓參與的民眾皆有耳目一新的體驗。
相傳當年義勇軍行至府城欲協助解圍,一路上趕路軍糧以炊鹹粿為主食,卻受敵方以殺擄家屬誘騙,最後近乎全軍滅亡。後來用「三日攻到府,一暝趕到厝」體現當時義勇軍的焦灼心情,因此後人紛紛以炊煮鹹粿祭祀義民爺。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