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定古蹟潭子農會穀倉 112年完成修復/談新聞
來源:
2020-09-17 13:16:03
瀏覽次數:3748
來源:
2020-09-17 13:16:03
瀏覽次數:3748
談新聞–溫阡蕙/台中
日治時期昭和6年興建的「潭子農會穀倉」,是戰時糧食政策重要歷史證據,台中市政府100年3月17日公告為市定古蹟,為保存及維護文化資產,市府與中央投入1億7,000萬元辦理修復工程,預計112年完工,未來成為當地重要經濟觀光新亮點。
盧秀燕市長指出,市府重視文史古蹟保存及發揚,潭子農會穀倉被公告市定古蹟後,因應當時台中鐵路高架化建設,穀倉有部分被拆除,當時市府特別承諾未來會修復、保存及使用,因此積極籌資經費,在各方努力下,包括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潭子區農會增加經費,市府也提高預算,才能順利開工,未來將交由潭子區農會營運使用,農業局也會協助。
文化局長張大春表示,「潭子農會穀倉」創建於日治時期昭和6年,反映台灣早期產業發展歷史脈絡及社會經濟意義,建築為典型日治時期構造及式樣,是目前台灣少數僅存的文化資產。
張局長說明,修復完成後,將由潭子區農會營運,規劃為舊有構件、機具及農業相關主題展示,並販售在地特色農產品,同時串連周邊文化資產景點,包括摘星山莊、筱雲山莊、潭子國小日式宿舍等,結合「潭心計畫」,形成主題性文化觀光旅遊路線,打造潭子觀光文化新亮點。
「潭子農會穀倉」保留完整,包含穀倉、碾米機房與磚造糙米倉庫等三座古蹟本體,主體構造大致完好,完整呈現各棟建築原有功能;建物本身以機能性為出發點,外有日式「鋸屋根式」的屋頂與「太子樓」,內有西方國家的「偶柱式木桁架」與閩南式穿斗,並有「中央輸送帶」與「傾斜槽」等自動化設備,而「通氣柱」是現代空調設備,見證當時產業建築對於物環控制之成熟。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