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水國小泰雅文化 夏日樂學傳承部落精神/談新聞
來源:
2020-08-08 14:22:19
瀏覽次數:3877
來源:
2020-08-08 14:22:19
瀏覽次數:3877
談新聞–溫阡蕙/苗栗
苗栗縣泰安鄉汶水國小致力發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形塑學校部落化、部落學校化理念。近年來更透過「夏日樂學」計畫,規劃多元課程,帶領學生深化學習部落精神。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日前到校與學生共同體驗原住民族文化課程,並鼓勵學校持續豐富教學,教育部也會全力支持,讓學生在優質的校園中快樂學習。
教育部暑假推出「夏日樂學」計畫,秉持「暑期增能,做中學習」宗旨,鼓勵各校採行沉浸式、生活化的活動式教學課程,邀集各領域專家、藝師、耆老與部落文化工作者授課,課程規劃強調結合在地特色及學生需求,希望透過「創新實驗、整合學習」精神,以及多元課程內容體驗,增進學生學習興趣。其中,也重視引導師生自然而然地使用本土語言,體會在地文化,促進對族群文化的了解與關懷。
蔡清華與教育部本國語文推動會、本土教育會委員一行,今日前往苗栗縣泰安鄉汶水國小訪問,受到全校師生的熱情歡迎。該校雖位處偏鄉地區,全校僅54名學生,但長期推動原住民族文化教育,重視母語文化,不論是傳統建築到泰雅族英雄人物雕像,一點一滴建立優質的教學校園環境。蔡次長與學生一起手做編織,更化身泰雅勇士製作陷阱、射箭等傳統打獵文化器具,與孩子們共同體驗許多特色課程,氣氛熱絡。
汶水國小校長黃秀英表示,該校致力發展特色,並結合在地的泰雅族文化。語言是文化的重要根基,學校以汶水泰雅語為教學語言,融入課程之中,秉持傳承與創新的統整式教學,以沉浸式族語及情境式體驗課程,走讀部落傳統領域,深化文化精神。
例如,開闢狩獵區和小米田,藉由傳統穀倉和聚會所建物,教導學生探索及了解自己族群過去之生活現象及祭祀禮儀背後的典故,透過實際體驗學習族語,將泰雅文化及汶水泰雅語的內涵傳承下一代,也引導學生運用族語內化轉移到所學之中,傳承及創新泰雅文化。
汶水國小夏日樂學課程結合部落資源,不限於「教室內」學習,課程中安排部落的耆老及文化工作者,講述狩獵知識與禁忌及獵具介紹並教導製作,並帶領學生到傳統獵場,解說狩獵工具、陷阱製作並實地體驗。為傳承文化,學校建置泰雅族的傳統穀倉、家屋、獵寮、聚會所,把學校每個空間都做為部落學校化教學的場域,從孩童到長者,汶水國小用教育串起泰雅情,傳承原鄉文化。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