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力推食農教育 學習尊敬農民/談新聞
來源:
2020-06-13 13:14:53
瀏覽次數:3839
來源:
2020-06-13 13:14:53
瀏覽次數:3839
談新聞–吳學靄/嘉義
為讓孩子了解在地食材、栽種、養殖的辛苦、土地與環境的關聯,嘉義縣農業處以STEAM教育的基礎,製作一套關於縣內18個鄉鎮特有作物的教材,適合全家大小一起閱讀的在地食材地圖、依據不同年齡層編撰的教材及代表嘉義縣物產豐饒的「豐精靈」,並藉由線上互動食農小遊戲及實體桌遊,將「食在地,吃當令」的健康飲食觀念帶給所有民眾,讓食農教育成為全民運動。
「感恩土地、感謝農民、謝謝食物」,縣長翁章梁說明食農教育中重要的三個目的,日本同樣致力推行食農教育,他強調食農教育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是影響孩子人格養成的教育一環。
透過食農教育,讓孩子觀察植物生長的歷程,如何讓植物能健康生長,從灑肥料、施用農藥,或是進一步以有機栽種方式,讓孩子親身體會植物種植過程、了解食品安全,學習惜福、感恩的精神,盼藉由推廣食農教育,從小向下扎根,讓孩子的人格也有更好的養成。
食農教育推廣計畫結合STEAM教育,以讓國小學童「了解作物及飲食健康」為重點,規劃出不同年齡層適用的教材,低年級以活潑的繪本形式說明外型、產季和產地,中年級搭配生長過程照片說明作物的養成;高年級帶入食安與健康的觀念,整套教材具有連貫性以及與生活的連結性,將食品安全、尊重環境及珍惜食物的觀念融入課程或體驗過程中。
活動中「豐精靈」首次亮相,代表著嘉義縣物產豐饒,以嘉義縣知名的阿里山元素為主題,表達出嘉義縣意象;為讓更多嘉義縣以外的民眾更了解本地物產,食農教育推廣計畫推動方式多元,開創一套線上互動遊戲及一套實體桌遊,民眾可登入嘉義縣政府官網玩食農互動式小遊戲,透過遊戲,加深對嘉義縣地理環境的印象,認識在地物產,更深入了解嘉義縣的風土、認識農事及建立環境永續的觀念。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