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防疫資料蒐集2.0 邀上傳照片及故事/談新聞

來源:

2020-06-12 13:12:02

瀏覽次數:4185

談新聞–吳學靄/台南

臺史博臉書5月初公告「COVID-19(新冠肺炎)防疫物件蒐集計畫」,獲民眾熱烈迴響,蒐集近百件物件。防疫陸續解禁,再推出「COVID-19圖片蒐集網」,邀請政府與民間各界,從物件、圖片到心情故事,不同的角色、多樣的蒐集方式,全面性記錄全民防疫行動。

民眾湧入「防疫物件蒐集計畫」留言處張貼各式與防疫相關的圖片,為積極回應社會大眾需求,臺史博再與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拾穗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推出「COVID-19圖片蒐集網」,只要進行簡單的註冊,就可以上傳圖片,撰寫自己的心情故事,記錄防疫的日常。

計畫受各界支持與響應,近百件有各式防疫公告、防疫手冊、口罩套、取消演出的藝文活動票券、藥局自製口罩購買須知上衣、醫院自製用餐隔板及防護用頭套、社區健保藥局協助實名制販售口罩時操壞的讀卡機等等,在防疫醫療用品徵用趨緩後,口罩廠、防護衣廠陸續寄產品,也有不少人附上心情故事,看見大家防疫的巧思、心情的調整與轉換,只為能一起攜手共渡難關。

在全球疫情顛峰期,臺灣職棒的開打風靡國際,樂天桃猿的新10號隊友假人觀眾,見證無真人觀眾的盛世,樂天桃猿提供新10號隊友假人觀眾給館方蒐藏;解禁之際,大家在清理各式防疫公告、用品之時,可寄給館方蒐藏。

臺史博館長林崇熙表示,透過當代蒐藏的行動,博物館不僅收藏當代社會變遷中的各種重要事件與資料,並藉由博物館的專業研究與展示推廣,讓這些典藏的素材成為與未來社會進行回顧、溝通及對話的媒介。已累積多次的當代物件蒐藏經驗的臺史博,從1999年的921地震物件管存與歸還、2016年的「206地震」物件搶救,及「臺南中國城」拆除前的物件整理等等。最大宗的當代物件蒐藏則是318公民運動,接收來自中研院7,000多件(2014/03/18-2014/04/24)的物件。

在規劃蒐藏行動同時,與其它機構串連分享各自的行動方案,像是「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正推出「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藝術社會參與計畫」推出相關藝術行動計畫,除紀錄並陪伴藝文產業及藝文工作者度過難關。中研院資訊所則整合臺史博及空總的計畫,推出「COVID-19 Collaborations防疫物件、影像蒐集公民參與計畫」入口網站,便利民眾一次瀏覽相關計畫。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