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說在地事 嘉市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登場/談新聞
來源:
2020-05-18 15:58:55
瀏覽次數:3946
來源:
2020-05-18 15:58:55
瀏覽次數:3946
談新聞–鄭中薇/嘉義
「2020嘉義市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以「博物館說在地事」為主題進行串聯,邀集市區6個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在世賢圖書館前廣場舉辦開幕,由嘉義市長黃敏惠宣告正式啟動,並以許世賢博士紀念館「如果你是許世賢-嘉義媽祖婆的斜槓人生」特展為主場,此次結合鄰近的世賢國小,由學校特色教學所培訓的小小外交官引領大家前往世賢圖書館2-3樓特展空間為現場貴賓進行導覽,介紹小朋友心目中的許世賢博士。世賢國小管樂團更帶來精采開場表演。
黃敏惠表示,每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最重要的全球性博物館響應行動,文化活動不只是教育力量,更讓在地人傳承、了解在地故事,也讓外地人看到本地的精采特色。博物館就是在地、收藏珍貴寶物的地方,在地故事就是在地價值。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以「多元與包容」為主題,作為民主聖地,嘉義市展現多元與包容的精神,聽到多元聲音,懂得包容與尊重。嘉義市有許多足以傳承的故事,尤其是許世賢博士(老市長)創造的故事,是斜槓人生、女力、清廉(廉能)的最佳代表。今天監察院長張博雅夫婦也蒞臨現場,張博雅院長也秉持母親許世賢博士的精神,這是美好的傳承。「而嘉義市是彩色的,就像文化是多元面貌的,只要夠出色,彩色的嘉義市是值得大家一起來細細品味的。」
黃敏惠強調,新冠肺炎防疫期間,減少多數群眾聚集,但此深耕教育的展示與活動,非常值得親子共同參與。嘉義市各館活動期間也將全面依照相關防疫措施進行管制及動線規劃,請參與民眾配合戴口罩,做好基本的防疫,就能安心體驗文化活動。
監察院長張博雅說,嘉義市國際博物館日以在地博物館出發,展現嘉義市各種特色,有木業、人文、民主、藝術等。像是中央噴水池的選前之夜,有平和與激動,展現嘉義市的民主與包容。更透過小小外交官,站在許世賢博士斜槓人生的立場,現場以中、英文做精采解說,並假設,「作為一個市長、醫生、校長、政治家…,如果你們是許博士並從事這些工作,可麼做怎麼樣的決定呢?」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張博雅院長也談到,監察院秉持公正,不分黨派,職業,站在人民最高立場,監督政府各單位。
「一窺嘉義媽祖婆-許世賢博士的斜槓人生」。許世賢博士紀念館特展透過小小外交官的導覽解說,以多重職業身份的斜槓世代為發想,出生於1908年的許世賢博士也擁有屬於她自己的斜槓人生。二樓展場還設有中央噴水圓環模型,代表著嘉義市民的集體記憶與文化資產。1970年代許世賢博士拓寬中山路,並興建了七彩噴水池,以這裡為起點,並以「如果你是許世賢」為主軸,帶領大家體驗多元職業與身分,一窺她精采豐富的人生。許世賢博士先是以一位優秀的醫生身份被大家所知,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為民犧牲奉獻的政治家。更能兼顧好家庭,努力做好一位妻子與母親的角色。在女性尚未被重視的年代,她從不放棄,她的努力奉獻及專業讓人敬佩,蔚為嘉義市第一女力角色代表。
市府文化局指出,今年是嘉義市博物館推展十分重要的一年,因為即將有兩座指標性大型的博物館開館,嘉義市立美術館預計7月開館,以「面向社區」的美術館為定位;嘉義市立博物館預計8月整修完工後重新開館,將以「城市博物館」的嶄新身分成為新窗口、新平台;而史蹟資料館委外經營展現昭和十八的日式風情、許世賢博士紀念館強調嘉義女力、祥太文化館深耕交趾陶工藝、愛木村推廣木育,市府團隊會更積極串聯6館、行銷嘉義,落實「文化新絲路」的政策願景。
系列活動包含嘉義市立博物館-「交趾陶館搶先看!」;嘉義市立美術館-「藝術廣播計畫」;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昭和J十八─昭和市集」;許世賢博士紀念館-「如果你是許世賢--嘉義媽祖婆的斜槓人生」特展,展期從109年5月18日至8月30日 上午9時至下午5時(周一休館);祥太文化館-「陶與瓷對話─交(嘉)趾陶與青花瓷欣賞講座」;愛木村-「嘉義市青年文化見學團主題活動」,特別安排由嘉義市立博物館經北香湖公園至愛木村的一日見學,讓青年透過博物館文化路徑的串聯觀察,感受嘉義市林業及木業的自然與人文新貌。部分活動須事先報名。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