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慎虔誠」取代「戒慎恐懼」/談新聞

來源:

2020-05-07 17:26:52

瀏覽次數:4182

慈緣觀點

面對全球新冠病毒肆虐,各國公共衛生部門紛紛祭出各項防疫措施。專業醫護人員守在第一線,在前所未有的經驗中摸索治療方式;各國政府部門則訂定各項保護措施,並搶時間研發疫苗及治療藥物,這都是處理疫情的直接作為。專家學者、政治人物共同提出呼籲以「戒慎恐懼」的心,面對疫情。

在此同時,各宗教界透過禱告、誦經、齋戒、茹素等,希望集眾人虔誠心念共振、共鳴,讓災疫早日消弭。而慈濟在這波防疫中,除了積極協助籌措防疫物資及祈禱、茹素外,證嚴法師更要大家以「戒慎虔誠」的心念面對。法師說:「古人云『戒慎恐懼』,慈濟人則要『戒慎虔誠』,恐懼會引致恐慌,往往導致躁鬱、憂鬱等病症。」法師期待人與人之間都能感恩相待,且進一步提起「虔誠」的心,帶動更多人一起付出。

到底虔誠心念與祈禱力量有多大,我們從量子力學來初探。量子力學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科學發展以來,最深入探討意識與宇宙的關連性理論,它揭露出心念不可思議的力量。經過量子物理學家研究提出,整個宇宙是由一個浩瀚的量子能量場互相連接而成,心念是可以相互連結的。不同宗教間,所採取祈禱等形式雖然有別,但都是將小我融入宇宙大我中。

在加州宣布禁足令後,慈濟在美國的聯絡處,接獲一通通的求援電話,家住美國洛杉磯的慈濟志工葛舉賢,必須出入最危險的醫院、消防單位及遊民等處送防疫物資。他表示,「擔心難免,但不能退懼。」他說:「我每天到義診中心前,會路過母親住的家,媽媽總是在家的車庫裡擺一張小桌子,算準我到的時間,煮好一碗熱騰騰的素麵給我吃完後再去義診中心。在車庫吃麵,沒進去家裡,是怕如果真染疫,也可避免把病毒傳給媽媽,而媽媽會在車庫安全距離外跟我說話。她每每說『你可以不要去嗎?』我總是告訴她,那麼多的生命需要幫助,沒去他們怎麼辦?我告訴她,我時刻都在祈禱、茹素,病毒不會找上我啦!」這是使命的賽跑,也是生命的考驗。

我們真要感恩台灣目前的防疫成效,大家除了戒慎外,要把「恐懼」提升為「虔誠」,讓心念共振弭災疫,並祈求第一線工作人員的平安。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