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縣農工循環基地廢料變黃金 試量產牛奶/談新聞
來源:
2020-04-23 13:59:48
瀏覽次數:5244
來源:
2020-04-23 13:59:48
瀏覽次數:5244
談新聞–吳學靄/屏東
屏東縣「農工循環基地」,配合循環經濟計畫推動,農工循環基地鏈結永大食品公司與工研院,導入生態材料高值化加工技術,將檸檬皮廢渣再利用,開發新式牛隻飼料添加劑,成功試量產出牛奶一批。
潘孟安縣長表示,食品、農漁產加工是屏東強項,但這些水果產季過後,修剪下來的廢棄枯枝每年超過6 萬公噸,以往農民露天燃燒,造成 PM2.5 空氣污染及增加碳排。循環經濟就是為了化腐朽為神奇,結合工研院、屏東各大學技術,將加工後果皮等廢料製作飼料添加劑,供乳牛食用後生產出牛奶,除廢材充分再利用,更能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藉由媒合產、官、學研,創造出屏東的循環產業品牌。
農工循環基地根據屏東在地生產業者的需求,進行診斷,整合屏東地區的學、研單位和工研院中分院的相關技術,專案輔導技術加值; 或是透過農工循環基地,交互鏈結當地的產業供應鏈變成群聚,甚至是生態系的形塑, 讓資源可以更有效的運用與加值。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說明,循環經濟除可對農產品的加值加亮,更可以把原本的加工剩餘物變黃金。屏東是檸檬生產與加工的重要地區,利用生態加值技術將其加工剩餘之檸檬皮渣化身成友善農業資材生物炭、綠色環境用藥及綠色潔淨劑等加值化產品,循環全利用,促進潛在商機數億,成為屏東農工循環基地之加工加值加亮點示範場域。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