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業潮男跨界鱘獲 打造青農友善城市/談新聞
來源:
2020-04-22 13:15:59
瀏覽次數:3861
來源:
2020-04-22 13:15:59
瀏覽次數:3861
談新聞–鄭中薇/台南
農業人力老化與農村人口外流,一直是台灣農業相當嚴峻的兩個議題,台南市安定區青農李昆桓,3年來不斷克服困難,以魚菜共生的運作,將養殖鱘龍魚育成率從6成提高至8成,並將澳洲鱘及短鼻鱘的育成率穩定維持在8成以上,相當不容易。
黃偉哲市長表示,很高興見證一群少年吔種田,能夠在炎熱的南台灣養殖鱘龍魚,需要技術、毅力和恆心,更需要大家協力,能夠養殖成功可說是台南之光,市府會持續給予協助克服困難,積極開拓行銷通路,吸引資金投入,進而擴大產銷規模,成為台灣之光。
台灣鱘龍魚養殖的大宗,多集中在北台灣,如宜蘭縣、新北市及新竹縣;李昆桓原本從事與農業完全不相關的服飾業,因家中農地閒置相當可惜,下定決心投入上百萬資金,搭建網室設備,為更有效提昇農業設施效益,特別加高建築高度,採用魚菜共生的生產方式。
在南台灣養殖鱘龍魚,首先要面對的是該魚種對低水溫、高水質的要求;李昆桓經歷3年嘗試,面對困難不斷克服挑戰,終於掌握養殖技術,將原先只有6成的育成率提高至8成,回想當初從不被看好到現在取得豐碩的成果,一路走來相當有成就感。
目前李昆桓所飼養的鱘龍魚,8個月大已可達2斤重,合「小地主大佃農」的政策,栽種了5公頃左右的胡麻,而搭配種植的水耕萵苣,也只需要3週的栽種期就能收成上市,魚菜共生模式循環經濟已相當穩定發展,未來規劃將自身生產的農漁產品搭配銷售,並與其他企業合作,讓優質的農漁產品開拓出更多元的通路。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