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馬交流僑青傳承 華裔青年參訪國父紀念館/談新聞
來源:
2022-12-27 08:36:38
瀏覽次數:3496
來源:
2022-12-27 08:36:38
瀏覽次數:3496
談新聞–薛維君/臺北
孫文在馬來西亞的革命之旅,清末民初的海外華僑有很多故事是被世人遺忘與忽略。2022年馬來西亞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的170位團員,26日前往國立國父紀念館,向孫文銅像獻花致敬並獻唱緬懷歌曲,表達海外僑胞青年對孫文的崇敬與追思之意,值得一提的是參訪團內另包括10名來自日本、新加坡、紐西蘭和阿根廷的海外華裔青年,共同加入今年的臺灣寶島觀摩行暨參訪國父紀念館活動。
一百年前的檳城有三大造反基地,分別是同盟會檳城分會、檳城閱書報社及光華日報。馬來西亞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由僑務委員會主辦,已經連續舉辦超過30年,總共超過8000名海外青年參與。今年參訪活動由救國團承辦,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指導,馬來西亞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輔導委員會所籌組,特別安排前來向孫文銅像獻花致敬,並獻唱〈國父紀念歌〉、〈中華民國頌〉與馬來民謠Rasa Sayang等3首歌曲,藉此表達對孫文的緬懷與敬意。這是國父紀念館自疫情後到館訪問人數最多的團體,所有青年團員連同輔導員、隨行領隊與陪同貴賓敬獻人數高達近200人,貴賓包括觀摩團主席徐忍川與陳坤煌拿督等。參訪團陣容浩大,獻花致敬時現場莊嚴肅穆,海外華裔青年在國父銅像前向在場人士獻唱,讓整場活動更顯得熱鬧精彩,參訪團成員隨後參觀大會堂及欣賞「迎向新猷-建館50週年」活動影片。
孫文有心將新馬作為同盟會籌募經費的重要基地,因此數次在馬來亞吉隆坡、檳城公開演說;怡保著名的觀光景點「霹靂洞」就有座孫文紀念館,紀念館上的匾額題字,是前故宮院長秦孝儀所題,館內留存不少孫文的手稿及珍貴的黑白照片,紀念著革命先烈們。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致歡迎詞時表示,國父紀念館是一個活潑的地方,今年是國父紀念館建館50週年,但本館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國父紀念館有很重要的歷史背景與歷史建築,以及臺灣重要藝術家的作品與展覽,希望藉此讓大家感受國父紀念館在臺灣的重要性,也熱忱歡迎海外青年朋友們明年2月重回國父紀念館參觀一年一度的臺灣燈會活動。
除了檳城的革命之路外,吉隆坡也有屬於這段熱血歲月的痕跡,當孫文成立興中會並發動第一次廣州造反失敗後,輾轉來到吉隆坡,定居於今日茨廠街附近的蘇丹街92號。馬來西亞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主席徐忍川指出,今天華裔青年觀摩團特別到國父紀念館獻花致敬的原因是因為孫文是海外華人最景仰的歷史人物,如果沒有孫文,華人的地位一定是不一樣的,正因為這裡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地方,因此特別藉由這3首歌來表達對孫文的崇敬,希望大家日後也能記得在國父紀念館這一段有意義的時光。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跨海的盛大來訪與孫文深具關連性。108年9月時國父紀念館為強化新南向文化交流,特別率團前往新加坡同德書報社與晚晴園孫中山南洋紀念館訪問,其後轉赴馬來西亞吉隆坡踏查國父當年革命的歷史足跡,除走訪大馬「唐人街」之稱的茨廠街外,並訪問孫中山先生曾到訪的雪隆雜貨行與福音堂,了解國父於1906年訪馬時的歷史點滴,並緬懷感受國父奔走革命的辛勞。當時一手安排考察孫文造反歷史足跡的重要人士,即是這次馬來西亞華裔青年臺灣觀摩團的徐忍川主席,也由於他長期擔任馬臺經貿協會秘書長的身份,而大力促成了當時的訪問與交流。雙方可以說結緣於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海外歷史足跡,且共同向他一生奔走海內外的奉獻與犧牲致上最高的敬意。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