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藝演譯28+ 台南新光三越西門店開展/談新聞
來源:
2022-12-18 09:33:42
瀏覽次數:3507
來源:
2022-12-18 09:33:42
瀏覽次數:3507
談新聞–鄭中薇/臺南
臺灣工藝產業發展隨著政經社會變遷,每個時代各有不同對應及支持產業發展的方式,競賽即其中一種。透過競賽提供工藝人才發表與發揮能力的舞臺,給予榮譽和獎金的激勵與支持。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臺灣工藝競賽已歷經28屆,是國內歷時最久、總獎金額最高的綜合型工藝競賽項目,競賽如同工藝人的舞臺、擂臺,培育許多工藝創作人才。
「臺灣工藝演譯28+」展覧以「舞臺」概念回顧臺灣工藝競賽28年來諸多創作面貌,以「形制」、「秩序」、「當代性」,「社會性」等當代概念重新詮釋,並以「未來性」宣告轉型「臺灣工藝獎」。舞臺上的「演」是指透過物件創作競獎培育工藝人才,是孕育人才的擂臺,擂臺上展現一屆又一屆的工藝物件,是創作者公開發表的秀;「譯」是轉譯,指創作者本於根植於臺灣土地與自然環境,過創作物件表達其美學、觀念、情感以及議題等,形成文化創造與深度積累。而「+」是則指向工藝未來性,工藝不再只是強調物件創作、滿足於創作者及物質等需求,如今已擴充到對公共性、社會性的當代價值和精神訴求,以及元工藝跨界合創、虛實整合的多元內容與應用。以工藝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持續而有機的細緻回應社會。
工藝內涵的深層力量,能為人們帶來如信仰般的精神能量,透過展覽不僅回望過去,更是展望未來,臺灣工藝從講究純熟技藝逐步轉向思考更深廣的社會責任,有著更多的隱喻、批判與自我反省,臺灣工藝競賽即於今年正式宣佈轉型為臺灣工藝獎,用更宏觀全面的角度獎勵工藝領域,以創作獎為核心本位,協作獎作為環狀支持,不僅獎掖個人卓越創作,亦獎勵提供良好創作環境或以資源予以協力的人/團體或事件,肯定其貢獻知識、技術、場域或資本等,這些共同優化整體創作環境的作為令人敬佩,也必須讓社會周知,藉由獎項引動全民工藝的參與,以共好、共創、共融的公共化趨勢和能量朝未來前行。本展現正於台南新光三越西門店展出,除讓民眾能更近距離貼近工藝創作、走進生活欣賞工藝外,亦能獲得美學的品味與浸潤,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