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科技設備帶動手作體驗 學子展創意思維/談新聞

來源:

2022-12-06 07:59:36

瀏覽次數:3501

談新聞–鄭中薇

因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新增科技領域,期為每一位孩子營造適性與友善的學習環境,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107年起持續協同全臺22縣市政府共同補助各公立國民中學建置生活科技教室基本設備,若學校生活科技教師通過增能課程,學校可再申請擴充設備,提供學校更多元化的教學設備建置環境,截至111年已補助基本設備1,248間、擴充設備510間。

透過教學設備的建置及教師專業的指導,更能在生活科技課程中強化學生「做、用、想」的能力。以雲林縣建國國中為例,該校教師指導學生透過3D列印技術製作多樣化的食物模型,再各自將列印出的食材拼湊組裝,並加入英文單字輔助教學,從與學生們的互動當中增添教學色彩,透過思考及手作過程展現做中學的精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臺中市新社高中附設國中部也表示,一個良好規劃的生活科技教室可提供師生良好的學習環境,在生活科技課程包含製造、能源與動力、傳播、運輸、營建等科技學習的基礎下,該校針對授課教師的專長進行教學設備規劃與採購,透過相關操作機具與手工具的實作,進行各種材料的基本製作與加工。師生在設備良好、氣氛融洽的環境下進行教學與學習,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及教育目標。

國中教育階段的生活科技課程著重創意設計,除了透過水電、門鎖、電子電路、太陽能等各式教學機具及材料,處理並認識生活層面等相關程序原理,亦多有應用建模軟體、程式設計、CNC數位製造等方式,結合實務模型結構與檔案軟體間的配合,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意與設計能力。教師也能從對應的科技專業中,活化運用所擅領域知識。經由生活科技教室的建置及充實各式專業設備,除呼應新課綱科技領域中科技的本質、設計與製作、科技的應用、科技與社會等學習重點,更希望透過教師專業的指導,引領學生發揮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的核心素養。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