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年局號召 台日韓「三國演繹」青年設計力/談新聞

來源:

2022-10-13 05:32:32

瀏覽次數:7396

談新聞–吳學靄/高雄

高雄市青年局配合2022台灣設計展,設計中島棧六庫「青春限動」集結亞洲設計聯盟(ADA, Asia Designers Assembly)近20年培育的10位台日韓工業設計師,突破疫情期間地理疆界限制,製程階段線上線下即時互動,「三國演繹」打造「設計共和」展區。

後疫情時代建構一個新的生活型態,國門逐步解封是必然趨勢。這次台灣設計展是疫情爆發以來,首個迎來邊境解封的設計展會,執行面上首先得解決跨國創作的問題。「設計共和」要給民眾的不是簡單的移展,而是國際設計師與台灣產業的實質交流,因此團隊以線上線下協力方式,跨境設計、本地監造與製作,透過國際設計師對高雄的理解與觀察,與在地產業合作,媒合優秀青年投入產業開發市場,以提升商業效益。

亞洲設計聯盟(ADA, Asia Designers Assembly)由台日韓三國工業設計協會-CIDA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JIDA日本工業設計協會、kaid 韓國工業設計協會組成,每年暑假期間辦理移地訓練的ADA ISDW國際學生設計工作坊。這次「設計共和」展區邀請台日韓共10位曾參加ADA ISDW國際學生設計工作坊的青年設計師創作,與高雄的聯興木材行、詩威博登等單位合作,共同以「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為軸心,以台灣製造接軌國際,打造10件全新作品,展現國際青年設計力,傳達最強設計共和工設魂。

許向罕設計師的公共家具設計-FLOW,靈感來自海浪起伏流線與遊艇製程工藝;Studio Shikai曾熙凱設計師取材高雄在地木皮工廠,透過木皮的扭轉旋繞製作而成燈具-Wood Ribbon;以高雄港口浮標的意象為概念,C³ design莊嘉駿設計師以浮島FLOAT為名,結合台灣工藝與在地皮革,用台灣味呈現時尚家具美學;陳皇羽設計師以作品-輪廓,詮釋藝術與人文與城市的關係;Louikuo design studio郭家靖設計師以Méduse Metro為名創作系列燈具,包覆在主體周圍的線條象徵貨物匯集至高雄並流通至全球的貿易運輸線。日本設計師三星安澄、稲田尚大以細膩風格為今年台灣設計展完成兩件典雅的產品「Kaohsiung molds」、「KIRIKO」,展現各別對於台灣與高雄的想像;韓國設計師Hoyean Kim的「Hakka」以高雄船港所賦予的粗曠輪廓印象為設計靈感、June Woo Lee設計以高雄造船廠所製造的船隻螺旋槳為發想的香氛機「Scent Vase」,傳達高雄海港文化的深遠影響、Jeonghwa Seo創作一個以高雄海洋文化特性為出發點的「Mooring post stool」,靈感來自可在高雄港看到的繫船柱,選用木材與不鏽鋼異材質結合方式呈現有趣的材質變化。

易瑋勝、詹家豪與鄭洪擔任設計共和顧問,協助產業與設計師的對接、製程優化,15日在棧五庫「不朽青春」-南方舞台辦理「設計普啦思」,邀請日本工業設計協會(JIDA)代表井上雅弘、韓國設計總會(KFDA)代表車康熙副理事長,分享後疫情時代兩國設計發展趨勢;同場見面會包含台灣五位參與「設計共和」展區工業設計師,分享設計概念與對設計環境觀點。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