灕江勾勒桂林 人間煙火炫技/談新聞
來源:
2022-08-22 06:15:38
瀏覽次數:3593
來源:
2022-08-22 06:15:38
瀏覽次數:3593
談新聞大陸新聞中心編輯
只要提到桂林就繞不開山和水,那麼灕江便是桂林這座城市的靈魂。很久以前,灕江從貓兒山出發,攜帶著泥沙、巨礫以洪流的形式注入到當時的桂林,隨即帶來了強勁的溶蝕和巨大的物理動力,久而久之石灰岩山體被灕江溶蝕,山體不斷退縮,兩山之間距離逐漸加大,同時灕江帶來的沉積物不停地往裡填充,於是就形成了平原,山體也變成了孤峰佇立平原之上,因此也形成了桂林獨特的峰林平原地貌。換句話說,灕江為桂林帶來了平地,有了平地就有了成為城市的基礎,才有了今天城景交融的桂林。
灕江不僅帶來了桂林這座城市,灕江就像是珍珠項鍊中的鏈,將兩岸的峰叢峰林串在了一起。灕江為珠江水系的桂江上游河段,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全長164公里,流經興安、靈川、桂林、陽朔最後至平樂縣與恭城河交匯,其中桂林至陽朔為灕江中游,全程83公里。 這段水程被稱作灕江的黃金河道,是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典型的地段,可以說桂林山水的精華都集中在這一段。相公山就位於陽朔興坪鎮域內的灕江西岸,登上相公山頂就能看到著名的灕江第一灣,這是俯瞰灕江山水的絕佳點位,從山頂看去便明白了什麼叫江作青羅帶,蜿蜒盤繞奇峰之中。
灕江穿城而過,依山而轉,江面平靜又柔軟,映出兩岸挺拔的山峰;如果坐船行駛在江面,彷彿穿行於中國水墨畫中,不覺已是畫中人。在灕江身上,秀美和壯闊從來不是一對反義詞,他們在這裡和諧共處。有人說在桂林旅遊會有種壓迫感,因為無論去哪裡,周圍都被山包圍,就像被山盯上了一樣。
在桂林抬頭最先看見的不是天空,一定是山。三億年前,桂林還是一片汪洋,由於地殼運動,海底沉積的石灰岩逐漸上升露出水面,形成了石灰岩覆蓋的陸地表面,剛好桂林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在雨水經年累月的溶蝕下,桂林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又稱岩溶地貌。
這裡敲黑板,快複習一下岩溶地貌的知識點:雨水或者地下水與碳酸鹽類岩石接觸時,就會有少量碳酸鹽溶於水中,然後這些被溶解的雜質隨著液體一起沖走,經過長時期的溶解侵蝕,形成了以地表岩層千溝萬壑為標誌的地表特徵。山的表面被含有碳酸根的水溶解,山上的土壤退化,岩石裸露,故稱石山。在桂林六城區中,岩溶地貌所佔面積在96%以上,可以說岩溶地貌是一個刻在桂林人DNA里的地理名詞;更準確一點說,桂林是典型的熱帶岩溶地貌,峰林、峰叢、岩洞便可以理解為是岩溶地貌的產物。
桂林市城區和近郊以峰林平原為主,徐霞客將峰林比作玉筍,石峰就像從土地裡鑽出來的春筍一樣,平地拔起、相互離立,他們分佈在平原之上,因此被稱為峰林平原。 桂林市區地勢較低,有灕江、桃花江、南溪河等大量外源水匯入,加上地下水埋藏淺,因此降水不能垂直滲到地表,只能形成河流。這裡的水流運動以側向的水準運動為主,環繞著峰林流淌。而桂林峰叢窪地大多分佈在灕江兩岸,徐霞客將峰叢比作「碧蓮」,石峰群的基部連成一片,許多山峰簇擁在一起,像一叢叢盛開的蓮花,中間圈起與外界隔絕的窪地,就叫做峰叢窪地。灕江兩岸的地下水埋藏深,降水可以從石灰岩縫隙滲透,豎直向下切割岩體層層滲入地下水中。桂林不僅有孤立的峰林,也有抱團的峰叢,峰林峰叢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完美的波浪弧線,這也就是為什麼桂林的山形成了磅礴又綿延的獨特氣質,這樣的奇異秀麗的自然景色只有在桂林才能看見。
如果說桂林只有山和水,不乏有些單調冷清,而桂林的風土人情,為這幅絕美的景色添上了至關重要的一筆,也許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像桂林一樣,都市建築和自然風光遙相呼應,和諧共處。白天的灕江岸邊,田園和村子錯落有致,村民有時會去捉水邊的鴨子,或者去摘岸邊樹上結的果子,也會看見村民沿著岸邊慢慢地劃著木屐。 世外桃源歲月靜好,應該就是這幅模樣。
和灕江岸邊不同的是,陽朔西街繁華熱鬧,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街道。在這條街上,你看到的不僅有明清時代的磚瓦房、大理石鋪成的地板,還有許多的外國人、外國餐館。 走在這條街上會有種錯覺,白天的桂林山水和晚上的陽朔西街真的在同一個城市嗎?
桂林獨特的岩溶地貌也為桂林帶來了一個獨有的產業「攀岩」。喀斯特岩石風化後形成的裂縫、坑洞等等,提供了天然的手腳支撐點,簡直是為了攀岩而生。除了享受攀岩的過程,攀岩愛好者登頂后,還能在高處飽覽桂林的山水,這樣美麗的景色彷彿是給登頂人的嘉獎。攀岩界有一句話「站在桂林的任何位置朝任意方向望去都能看到可以攀岩的地方」。
其實桂林的山、水、岩洞是沒辦法分開的。 他們相輔相成,彼此交織才能形成桂林獨特的風景線。桂林的山,因為有了灕江的映襯才不孤單;而灕江,也是因為有了峰林,才不冷清。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也許是最好的詮釋。桂林是被大自然選中的幸運兒,桂林山水就是大自然炫技的成果,桂林的精彩之處不僅如此,文字只能描寫桂林的萬分之一,只有親身去經歷、去體驗,才能領略到桂林的魅力。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