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人顧鳥顧環境 台南生態給付再升級/談新聞
來源:
2022-03-01 05:18:29
瀏覽次數:9829
來源:
2022-03-01 05:18:29
瀏覽次數:9829
談新聞–鄭中薇/台南
台南市政府110年開始辦理「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畫」,將保育物種水雉、草鴞棲息農地與七股、安南區陸上魚塭等納入給付對象,市長黃偉哲表示,110年水雉冬季調查台南達2,252隻、黑面琵鷺超過2,700隻臺南度冬,顯示臺南環境真的好,將持續推廣生態給付方案,邀請符合申請資格的農漁朋友加入友善環境行列。
生態給付方案共同要求為土地不使用除草劑、毒鼠藥等非友善環境管理方法,另依棲地與瀕危物種特性,分別有不同維護方式和獎勵辦法;如陸上魚塭棲地維護給付條件為實施地區內,領有養殖漁業登記證的魚塭業者,願意配合魚塭不使用除草劑、鳥網等非友善防治網,每年10月至翌年3月間至少維持20公分水位1個月供候鳥覓食,皆可申請加入。經查驗通過後,每公頃可獲得1萬元補助。
南市去年共225人申請生態給付,分別為友善農地30公頃、陸上魚塭159公頃、水雉繁殖孵化1,219隻。新化區與官田區各有1社區成立巡守隊加入生態維護行列,核發獎勵金達187萬;主管機關林務局廣納農漁民意見,今年度持續修正生態給付方案執行方式,如草鴞棲地新增猛禽類棲架獎勵金,保育猛禽之餘可降低田間鳥、鼠害,讓保育與農漁業生產更加契合,期望建立生態永續安全農業。
南市府除持續辦理生態給付方案,宣導與友善農業講座,讓農漁朋友了解生產優質產品之餘,可兼顧生態環境,期待台南農業走向新藍海,成為「生活、生產、生態」三生一體的的永續城市。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