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編譯 反思疫後秩序重建/談新聞
來源:
2022-01-27 07:53:11
瀏覽次數:3672
來源:
2022-01-27 07:53:11
瀏覽次數:3672
談新聞–薛維君/臺北
由法國發起的全球性活動「思辨之夜」今年以探討疫後公民社會及秩序在人民和政府的合作下共同重建為核心,臺灣活動由文化部、法國藝文推廣總署及法國在台協會共同主辦並以「動態編譯」為副標題,將於27日晚間7點在C-lab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中正堂展演空間舉行。本次專題演講及小組討論邀請臺灣和法籍的專家學者及意見領袖,包括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副教授梅豪方、輔大法國語文學系副教授何重誼、法國在台協會政治新聞處長古哲星及網路知名Podcaster「敏迪選讀」主持人敏迪、「哲學雞蛋糕」負責人朱家安、中華民國軟體自由協會理事長翁佳驥、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等人參與。
思辨之夜在臺舉辦至今邁入第五年,繼去年以「後疫情時代生活指南」討論疫情下人與人之間的社交距離,今年更進一步將討論深入至疫情後國際普遍關注的重要議題,如邊境限制、公民社會的角色、人權的保障等進行對話與討論,期待憑藉知識交流的力量,讓世界各地及社群充滿更多對生活想像和辨證的可能性,進而由下而上改變社會脈動。今年主題「動態編譯」中的「編譯」原指程式設計師使用的進階電腦語言翻譯為電腦能解讀、執行的程式,在此象徵社會結構有如電腦的作業系統,在民主社會中,政府和人民則如不同的電腦語言,在經由反覆重建、溝通的過程後,指令才能在系統/社會中被執行。
當如今政府與人民共同面對未知,疫情下的公民該如何與政府持續對話共同維繫社會的秩序。一年一度的思辨之夜邀請大家共襄盛舉,一同與網路名人、學者面對面,進行一場公民與國家制度間的「動態編譯」。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