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無限∞減碳30 雲林永續農業X環保可分解資材/談新聞
來源:
2021-12-15 05:18:04
瀏覽次數:5221
來源:
2021-12-15 05:18:04
瀏覽次數:5221
談新聞–溫阡蕙/雲林
為追求永續、減碳、環保等理念,為地球盡一分心力,雲林縣政府14日(二)舉辦「永續無限∞減碳30+雲林永續農業X環保可分解資材」宣示記者會,邀請全國多家通路業者與雲林產地單位,共同宣誓推動配合使用生物可分解資材、執行農業蔬果包材回收堆肥再利用,由日常的農產品包裝等做起,打造永續家園,一個地球,共同行動(One Earth Act together)。
民眾平時購買產品時,常常會使用不可分解塑料、不可回收材料包裝商品,製造許多垃圾,汙染與破壞環境生態。現今永續環保意識盛行,包含台灣全家超商的最大股東-伊藤忠商事(日本全家超商母公司)、家樂福、銘安科技、里仁、棉花田、老園丁窯烤麵包、旭陽科技農業、升陽農產、鮮綠農業、VDS活力東勢、庄西合作農場、古坑有機農業生產合作社、微醺農場、盈盈農圃、農緯果菜有限公司等多間量販企業、連鎖超商、在地業者紛紛跟進,為追求永續、減碳、環保等理念,使用可分解資材包裝商品,為地球盡一分心力。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近年推動農業環保多項政策,很多農業資材原是不可分解或不可回收的,運用科技,鼓勵農友與相關企業,將農業生產過程使用的資材回收堆肥再利用、運用生物科技分解包材,從農業廢棄物的源頭做減量,展現愛護地球的決心,邀請中華民國環保生物可分解材料協會共同協辦活動。
協會長年研究與研發生物可分解材質,將分解後的材料製成堆肥形成有機碳、固碳回到大地,創造經濟循環造利,進而減緩地球暖化,呼應2015年聯合國訂定2030年SDGs聯合國環境永續發展目標。藉由相關業者共同宣誓支持使用生物可分解資材、盡力執行農業資材回收堆肥再利用等永續目標,由雲林縣政府領頭先行,看見雲林縣的無限可能與永續未來新生活。
中華民國環保生物可分解材料協會榮譽理事長黃建銘博士指出,生物可分解資材從製造完成那一刻,就已開始降解過程,一般人錯誤認知,誤以為「需要特定溫度與濕度才會開始分解」,其實在常溫就已經開始老化分解過程,溫度與濕度不同,決定分解速度快與慢。現場展示業界利用堆肥處理機破碎後處理,只需要兩天就可以完全成為有機碳,固碳回大地,成為植物有機肥,達到百分百永續循環,甚至有機會達到「負碳排」。如沒有進行堆肥,最終仍由焚化處理,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傳統塑料減少30%以上,達到永續無限,減碳30目標。
地球只有一個,減碳已是當前要務,未來公司都將是「環保公司」,生產、供貨和消費流程都必須減碳,先達成碳中和,再往零碳目標。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