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廈門街派出所變身 藝文空間「廈川玖肆」/談新聞

來源:

2021-12-14 05:16:04

瀏覽次數:5493

談新聞–薛維君/台

台北市歷史建築「舊廈門街派出所」由文化局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媒合民間單位投入近千萬資金、歷時近兩年規劃修復後,13日(一)以「廈川玖肆」為名重新對外開放,未來作為多功能藝文空間,引入民間創意活化文化資產,讓坐落廈門街的老房子重新盛放歷史風華,讓城南街區再添文化新亮點!

 台北市文化局田瑋副局長表示,舊廈門街派出所曾被民間團隊嫌棄「又破、又老、又舊、又小」,感謝曾士綱和團隊投入,表示修復文化資產並不簡單,需要經過歷史考證、再利用規劃、建築設計等程序,更重要的是符合法規,需要擬定因應計畫,文化局持續輔導團隊,經過漫長過程才拿到使用許可。提到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最重要是將修繕費折抵租金,但營運團隊必須先通過相應考核,期待廈川玖肆能舉辦各項藝文活動,回饋在地社區。

舊廈門街派出所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1年(1936年),位處通往中、永和區中正橋、連接萬華與新店的萬新鐵路,往城南方向的廈門街,以及新店溪右岸航運碼頭的中心,位居水運、路運、橋樑、鐵路等交通樞紐,鋼筋混凝土構成的磚造建物,

反映1930年代盛行的現代主義風格,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持續作為派出所,是在地重要的公共建物。2010年派出所遷移新址後,建物因閒置逐漸破敗,因此納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媒合標的。

 2019年建物透過媒合由曾士綱與其團隊得標,在修復建物時,以回復原有外觀為原則,為呈現建物過往外貌,反覆測試面磚的釉色和土坏配方,再由陶藝師傅手工製成外牆,總共近八千片的十三溝面磚,使新製的面磚色澤、形式與原有的面磚相似,盡量維持建物內部舊有材料和空間規劃,提高防水抗震的結構強度之餘,保留空間歷史記憶,透過新舊物料結合,將荒廢已久的舊派出所空間改造為廈川玖肆藝文空間,讓老屋搖身一變,成為時尚的聚會場所。除一樓餐廳提供來自義大利的純手工美食外,二樓空間川端藝會所不定期推出體驗活動,透過策展、課程等活動激發實驗與藝術相會的新火花。懷舊的歷史建築結合當代工業風格,讓人置身異國之境。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