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移工學校啟動 與移工朋友共榮共好/談新聞

來源:

2021-10-25 00:10:16

瀏覽次數:5158

談新聞–薛維君/台北

臺北市24日(日)舉辦臺北移工學校啟動典禮,柯文哲市長致詞強調,一個共融共好的社會,不能遺漏任何一位社會成員,移工是重要社會資產,希望國人與移工能相互尊重理解,在臺北市大教室中,共同學習,建立一個友善的城市。

根據統計,全國目前有近70萬名移工,再上新住民、外籍學生或新二代,各種外來人口在臺生活的人數高達165萬人以上,每13個人中,就有1位可能是移工、移民或新二代或外籍學生,他們來台灣打拼或學習,也是臺灣重要的資產。由於移工在臺工作有年限,大部人認為時間到了,移工就會離開,反而不重視移工在臺灣的適應與學習,但移工朋友20歲左右來到臺灣,充滿高度的學習動機,即便工作辛苦,也希望能利用工作之餘多學習。

柯文哲表示,臺北移工學校是一個里程碑,投資移工學習同時也是投資臺北的未來,與移工朋友共榮有三個階段,分別是「共容、共融,最後才是共榮」,臺北市過去幾年,曾辦理許多活動,帶動國人與移工、新住民交流學習,如每年辦理穆斯林嘉年華、去年菲律賓面具節活動,都得到移工朋友熱情支持,一方面外來文化帶給臺北不同刺激,讓臺北越來越具有多元文化風貌,另一方面,移工從文化活動中,得到心理安慰與安定,是國人與移工朋友在交流中相互學習,也相互融和出一種新的相互適應方式。

柯文哲和越南、印尼移工進行一場文化交流料理學習,越南移工高翔帶領來賓調製充滿異國風味的越南咖啡,柯文哲指導擔任家庭看護工的印尼移工Ari製作雞肉飯,展現尊重移工宗教的料理調整,柯市長加入印尼移工最喜愛的辣椒醬調味,Ari說,辣椒醬就是她想家時最大安慰,也是三餐不可缺的調味料。

投資一個移工學習,就是投資城市的未來,他們能適應台灣的生活,便能穩定工作,即便日後回到家鄉,將成為台灣軟實力的延伸,將臺灣的所見所聞,接觸到、學習到的事務,作為返鄉後立足的能力,有天成為自己家鄉的中產階級,甚至成為政治領袖,在臺灣工作的這段經歷,都將是不可忽視一部分。臺北市啟動移工學校,就是投資移工學習,也是對臺北的未來投資。

這次推出移工學校,不是指一個固定有校區的學校,而是強調臺北市本身擁有許多外來者學習的資源,臺北本身就是一個大教室,不只是移工朋友來此工作與學習,民眾也在各種文化交流中學習,累積更優質的文化素養,共融學習的相互理解,才是移工學校最重要的精神。

活動展示過去三年移工學習的各種成果,中文班每年供不應求,移工都希望學好中文,能溝通無礙,在職場發揮能力,臺北市聘僱家庭看護工人數最多,照顧技能培訓不可少。明年課程仍將繼續擴大辦理,同時增加國人的共融學習,增進雙方的理解與尊重。移工學習的各項內容,可上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網站,可追蹤關注手牽手at Taipei臉書粉絲專頁消息。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