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蔬菜機械代耕團 人機一體專業代耕/談新聞

來源:

2021-09-29 05:20:12

瀏覽次數:6681

談新聞–吳學靄/高雄

高雄市農業局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爭取計畫,輔導「方舟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蔬菜機械代耕團」,除招募對農業有興趣的青年加入,並受訓成為農耕士外,更導入適用的農機具輔助,推出「人機一體」專業代耕服務,為青年從農開創一條全新的產業方向,也為人力逐漸缺乏的未來預做準備。

為舒緩農業缺工,高市府106年起,積極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在大樹、六龜、燕巢、美濃陸續成立農業技術團、番石榴專業團,以及執行兼職農務人力派遣計畫,培養專業人力勝任季節性、專業性農務需求,再透過農業局所創建的「好農無限+」媒合平台號召大學生投入初階農務工作。

農業局張清榮局長表示,高雄已執行農業技術團近4年經驗,深刻明白除補充人力外,輔導生產模式轉型,並逐步導入機械化才是面對缺工長久之計,成立「蔬菜機械代耕團」,將「人機一體」的專業服務模式導入梓官、彌陀、路竹、阿蓮區等主要蔬菜產區。

目前高雄市葉菜產區多以傳統撒播種子方式種植,雖然初期種植較省工,卻因為初期菜苗生長勢較弱,在雜草管理、病蟲害防治與後續梳苗作業,需投入更多人力成本。「蔬菜機械代耕團」首要任務,是要導入省工省力的機械化移植作業,降低初期病蟲害影響,且將蔬菜在田間的生長期從大約30天縮短至16天,讓農民搶得出菜先機,提升複種指數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希望培養新一代專業代耕團隊,讓逐漸高齡化的農村注入新活力,逐漸接下葉菜生產的重責大任。

合作社由曾經登上TED舞台演講的博士農夫李法憲號召組成,社員耕種作物包含葉菜類、水稻雜糧類、根莖類、小黃瓜等,李法憲說,當初成立目的,就是希望能為農村帶來「改變」,面對未來全球缺工情況,在耕作模式與思維必須提早有所改變,因此欣然接下成立代耕團隊重擔。

方舟合作社長期透過「好農無限+」媒合平台招募人員,希望找到對農業有興趣的年輕人一起為產業打拼,機械代耕團透過平台找到3位剛畢業年輕人加入。其中,最年輕的是88年次,剛從高雄科技大學畢業的蘇俐瑄,大三時開始透過「好農無限+」找農場打工機會,沒想到就此愛上農業工作,之後持續到李法憲農場打工,因為認同農場的理念與喜歡農業生活,知道有成為農耕士的機會就決定投入嘗試,希望能夠把興趣與工作結合。

「蔬菜機械代耕團」提供十字花科葉菜類代耕服務,並刊登在「好農無限+」平台代耕資訊中,農業局持續盤點各項代耕資訊,讓有需要的農友能簡單透過「好農無限+」平台,找到鄰近的代耕業者。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