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美術經典講座暨新秀論壇 培育新世代研究者/談新聞

來源:

2021-09-28 13:56:01

瀏覽次數:3632

談新聞–溫阡蕙/臺中

國立臺灣美術館近年來致力於重建臺灣美術史,除了深入地回顧過去臺灣在地的藝術發展之外,更積極地展望未來、培育新世代的研究者,9月25、26日在國美館演講廳舉辦第5屆「臺灣美術經典講座暨新秀論壇」,除邀請長期投入臺灣美術的研究者在經典講座中分享他們的治學經驗與成果外,更藉由新秀論壇的舉辦鼓勵青年研究者透過當代的思維與視野,開拓臺灣美術多元的研究領域。

國美館梁永斐館長表示,「臺灣美術經典講座暨新秀論壇」不僅提供新世代研究者一個正式的學術發表平臺,也希望讓長期深耕藝術研究的資深學者和新世代研究者能夠在此激盪出更多元、寬廣的論點。梁永斐館長強調,建構藝史、深耕臺灣是國美館館務發展的重要目標,並期許此論壇能成為培育臺灣美術研究者的重要搖籃。論壇辦理方式經過逐年的創新與改制,今年度新秀研究者投稿參加競比的數量較去年翻倍成長,亦顯現大家對此論壇的認同與重視。

在25日的經典講座中,國美館邀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吳介祥教授以「當代藝術裡的歷史償還和修復」為題,提出當代藝術朝向檔案研究發展的趨勢,及如何以藝術創作對過去特定的歷史進行詮釋。26日則請到甫獲第56屆廣播金鐘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國立歷史博物館廖新田館長講述「勇敢的第一步:《臺灣美術史辭典1.0》出版對臺灣美術知識體系再進化的意義」,分享他對臺灣藝術史朝向體系化書寫的期待,並鼓勵新世代研究者在從事藝術研究的過程中,能融合史觀、美感與藝術主體性,創造出「三合一」的學術與創作成果。此外,他提到目前大專院校學生對於西方藝術家的認識遠多於臺灣藝術家,反映一般民眾缺乏對臺灣藝術史的認識,因此他特別呼籲行政機關和青年學子應更加重視臺灣藝術史。

今年的新秀論壇與以往不同的是,採「論文發表」和「海報發表」雙軌並行的模式辦理,讓更多新銳研究者可以展現他們的研究理念,與更多關心臺灣美術的大眾進行溝通、交流。本屆發表者的研究領域相當廣泛,包含藝術史與藝術評論、博物館學與策展研究、創作論述、視覺藝術教育、設計研究與應用等五組類別。其中對在地文化的設計發想、酷兒理論的視覺創作、高齡美術教育等相關主題的探討,更反映出新秀們對當下藝術議題的關懷與研究活力。

國美館希望透過「臺灣美術經典講座暨新秀論壇」的舉辦,使青年學子在此勇於提問、論辯,砥礪出更多的研究能量。國美館除了同步出版本屆論文集外,亦將論文集電子檔公開於官方網站,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下載閱覽。

談新聞   https://www.talk6s.com/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