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玩科學 成果登 SCI國際期刊/談新聞
來源:
2021-09-23 05:18:01
瀏覽次數:8836
來源:
2021-09-23 05:18:01
瀏覽次數:8836
談新聞–薛維君/台北
108新課綱發表以來,高中生學習歷程經過重大學習變革,以探究與實作為主體的學習,貫穿整個高中三年學習脈絡。臺北市立和平高中高三學生鄭仲恩從國中畢業暑假起,與今年物理教育教學獎得主李柏翰老師合作探究科學,在Lorenz Lab研究實習。
鄭仲恩因對電化學研究有興趣,在李柏翰引薦下,進入明志科技大學有機電子研究中心/電子工程系與鄭信民教授合作電化學實驗,實驗目的是要開發出一款高敏感性的感測器,可檢驗血液中的葡萄糖溶液濃度,造福糖尿病患者等醫療設施改進的研究,經過兩年的研究終於成功利用氧化銅修飾氧化鋅奈米結構電極,以循環伏安法進行溶液電性研究,利用浸泡在前驅液硫酸銅溶液的相關研究以調整電極性能,發現當葡萄糖濃度調變,浸泡硫酸銅的修飾電極可以偵測不同濃度的葡萄糖分子,研究成果證明感測器有機會發展成為高性能無酶葡萄糖感測器的巨大潛力,實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研究期間,獲和平高中温宥基校長大力支持,以及物理科白家瑞老師協助,並在李柏翰與鄭信民細心指導下,克服萬難,以第一作者論文發表在Coatings國際期刊上,題目“Copper Oxide Decorated Zinc Oxide Nanostructur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高中生獲得如此成果,實屬不易。
在過去的研究成果發表,鄭仲恩榮獲109年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學校科學研究獎助計畫應用科學科一等獎、臺北市第54屆中小學科學展高中職組工程學科(二)優等獎。今年同時受鴻海研究院半導體研究所所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郭浩中講座教授指導,與其團隊共同在雷射2021應用產業專題國內期刊發表 “氮化鎵基場效電晶體及單晶片整合驅動IC在光達上的應用”,並修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量子理論課程與半導體原理與元件課程,十足科學小子,鄭仲恩的研究故事,為108新課綱探究與實作做了最好的詮釋。
談新聞https://www.talk6s.com